近日,以“综合体后时代,赋能城市升级”为主题的第二期金地管理学堂设计沙龙圆满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到伍兹贝格(Woods Bagot)全球高级董事合伙人翁捷女士、LWK + PARTNERS董事陈国伟先生和金地集团(Gemdale)新沙项目商业设计负责人毛婧女士带来精彩分享。
金地管理助理总经理王欣、深圳市福田区福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隆欢、金地管理设计部助理总经理宋轩、金地管理青浦项目总经理赵勇、金地管理储备项目总经理王帅、金地管理赤尾项目总经理王坤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期沙龙。
金地管理助理总经理王欣致辞
沙龙伊始,金地管理助理总经理王欣致辞,分析了举办本次主题沙龙的重要意义。王欣总从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国外优秀案例、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代建模式将商业综合体的开发管理与投资相互剥离所带来的优势,希望同事们通过本次沙龙了解商业综合体前沿信息知识,提高商业综合体设计及开发管理能力,为商业综合体类项目开发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金地管理助理总经理王欣致辞
W-B伍兹贝格全球高级董事合伙人、亚洲区建筑设计负责人翁捷女士紧接着发言。翁女士结合伍兹贝格海南某购物中心和世茂深港国际中心两个经典案例,以点带面地分析商业综合体对未来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创造。
沙龙现场图
翁捷女士对海南购物中心的分享,以概念定位为切入点,介绍了如何将产品与城市气候、城市定位和自然景观相融合,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进而带动物业价值。
在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的案例分享中,翁捷女士剖析项目为保障商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化山水之形势,造城市之灵魂,创造具有未来场景的四维商业空间,以商业主力空间与通廊配合形成的动线循环,充分实现商业空间的开发商价值、城市价值和公共价值,打造放眼全球的崭新超级城市门户。
通过案例分享,让大家全面、充分地了解了如何通过公共空间的打造实现各业态的有机互动融合,将产品融入到城市中,展现出商业综合体对未来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创造。
LWK + PARTNERS董事陈国伟先生以“创新IP产业注入和设计一体化打造的商业综合体”为题,从建筑设计角度,结合创新IP和不同客户需求,分析未来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陈国伟先生的分享以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项目、石家庄正定里商业街项目为切入点,引出商业需紧抓当下热点,导入创新IP方可注入新生命力的议题。
LWK + PARTNERS董事陈国伟先生分享
所谓IP,就是“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文化积累到一定量级后所输出的精华,具备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力。IP来源于一个故事的意识形态,具备原创性、衍生性、互动性,能与人们产生文化与情感上的共鸣,最典型案例即为迪士尼乐园。在品牌同质化、体验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很多商场会打造或引入成熟IP来提高自己的品牌辨识度及人气,如大悦城、太古、华润、龙湖等房地产企业已经形成了“无IP,不商业”的局面。
什么是IP?
接着陈国伟先生由IP讲到传统商业升级,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做好文化基础建设与用户画像描摹。产业需要文化定位作为基础,在符合市场环境的情况下,输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同时分析用户画像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升级商业需满足:①将定位热点变成符合众多目标客户的关注点;②树立标识,让潜在客户认为这里有更优质的产品;③通过有趣多变的空间和业态,提起非目标客户的兴趣。
这次分享明确了创新IP导入对于优秀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性,打造或引入成熟IP能够极大满足消费主力群体的个性化。
金地新沙项目商业设计负责人毛婧女士以“甲方”视角,分析商业发展趋势下的空间需求及设计变革,并结合项目管理经验,为大家带来了 “综合体商业设计与管理经验”的专题分享。
金地新沙项目商业设计负责人毛婧女士分享
综合体作为最高效的社群汇聚地,以空间为载体,通过强大的运营能力,打造社群独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已经越过资产价值最大化为主题的1.0时代、物业形态和功能互相配合为主题的2.0时代,进入人和自然、空间和活动有机共生的3.0时代。
综合体3.0更加关注客户体验,通过零售空间、写字楼空间、公共空间、住宅空间、酒店空间关系变革,打造一站式乐活社区。
综合体变革
随着年轻客群成为消费市场主力,综合体商业消费显著升级,商业业态、空间和运营凸显生态、品质、成长和社群特点,商业空间更加关注复合式、体验式、生态式、timeless、高弹性的空间模式。现代综合体商业应结合业态和品牌塑造场景,打造多重公共空间,制造具有话题性和体验性的交互空间。
现代商业场所营造主要关注点
毛婧女士结合项目实践经验,指出商业综合体设计管理不仅要关注建筑设计进程,更要注重各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配合以及与各种输入条件的搭接;在概念设计阶段,业主方需解决前置条件,避免后期设计工作的反复,重点应放在交通组织、业态组合以及立面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持续进行方案优化和落地,置入垂直交通设计、后区功能、消防、机房/人防和使用率估算等工作,注重立面品控和平面布局的落地性;初步设计阶段,设计要考虑为后期运营可能存在的定位条件和招商情况的变化预留空间,以便进行动态调整。
商业设计各阶段关注点及重点解决内容
从毛婧女士的分享,大家认识到商业发展新趋势对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影响,并对综合体项目设计管理各阶段关注点,及重点解决内容有了深刻了解。
互动交流环节由宋轩先生主持,陈国伟先生、毛婧女士和王坤先生三位现场嘉宾,以及线上嘉宾赵勇先生共同参与,就现场听众提问进行探讨,话题围绕如何利用热点IP、商业综合体未来发展趋势、青浦项目痛点问题等方面展开充分交流探讨。
沙龙互动交流环节
首先,宋轩先生抛出万象天地诚品书店停业的话题,三位嘉宾分别从动线组织可达性差、书店IP过时、定位不清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陈国伟先生认为,IP的打造要依靠文化,可以借鉴国外主题性书店的概念,同时做好商业元素配套。
之后大家就“网红经济、打卡文化层出不穷,从商业综合体设计和运营的角度来看如何把握未来趋势?”展开讨论,王坤先生认为,商业运营要抓准以人为本的核心,在满足消费群众物欲的同时通过新业态的支撑组合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毛婧女士认为,很难预测IP的流行,商业设计可以基于地域性或稀缺性打造IP,并结合新沙项目进行了详细说明;陈国伟先生提出IP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创造更新;刘隆欢女士从建筑设计出发,提出是否可以在商业综合体内预留大框架,打造可变空间,根据实时热点IP 进行定期更新,保持产品的生命力。
刘隆欢女士发言
赵勇先生针对青浦项目无明确运营方向的现状提出“是否可以做出通用的毛坯综合体,项目如何做出特色?”、“设计院期待与怎样的甲方合作打造标杆产品?”两个问题。毛女士认为商业综合体前期需要有较清晰的运营方向,应梳理项目定位,明确服务人群消费水平和对标产品,利用好周边资源进行自然生态融合和地铁引流,可保持有限度的弹性。陈先生和毛女士均表示希望业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寻找方向和探索新元素;甲方如果前期运营定位比较清晰明确,更有利于高效推动设计工作。王坤先生表示喜欢平等尊重的合作氛围,互相启发激发出设计灵感和火花。
王欣总针对青浦项目问题发言
最后,王欣总针对青浦项目提出的两点要求:“项目整体定位和特色亮点要放到整个片区层面来考虑,商业设计避免基本常识和设计逻辑的硬伤,找到市场通行标准,给到委托方专业意见。”
沙龙现场
至此,“综合体后时代,赋能城市升级”——第二期金地管理学堂设计沙龙圆满结束。通过本期沙龙,各部门成员都从嘉宾的分享与交流中受到不少启发,希望每个人都能把沙龙中学习知识转换成工作能力,不断地探索未来城市建筑形态、商务生活方式,打造城市中的城市,为城市商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综合体时代的进阶,以持续与城市前行的坚定步伐,引领未来城市蜕变。
第二期金地管理学堂设计沙龙全体参会人员合影